根據2017年電力蓄電池市場發貨量排行榜,前10大企業分別來自中國的7家、韓國的2家和日本的1家。 在發貨量上,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居首位,第一、第三、第四、第六位是中國企業。
中國圣陽蓄電池企業之所以占有這樣的地位,是因為中國市場不遠離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.7萬輛,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2萬輛。
2015年,工信部發布了《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》,將規范條件考核的企業列入目錄進行管理,當時外資動力蓄電池企業未列入目錄,為國產動力蓄電池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支持,推動了國產動力蓄電池企業的快速發展。
目前中國電池企業生產能力大的是磷酸鐵鋰電池,這與該動力電池技術的技術門檻、成本低有關,技術門檻低有利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進入該行業,中國目前銷售的主要是20萬以內的新能源汽車,對動力電池陳本敏感,這是中國電池企業
對于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來說,和中國的汽車企業合作也許是應對策略。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國,但中國汽車企業燃料發動機技術的研發與歐洲和日本企業存在差距,歐美日韓企業已經在發動機技術方面占據了專利優勢,作為新能源汽車新興的行業,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的團隊, 加快電機等技術合作開發,為中國汽車企業打破歐美日韓汽車企業市場結構提供機會,也有助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加快電池技術的發展。
磷酸鐵鋰電池除了上述兩個優點外,另一個是安全的,當然該電池技術的弱點也很明顯,由于能源密度低,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成長過程中,用戶對持續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,三元鋰電池技術得到了行業的認可。
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,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到磷酸鐵鋰電池的2倍,磷酸鐵鋰系的理論能量密度約為170Wh/kg,三元鋰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為300-350Wh/kg,但迄今三元鋰電池成本較高 雖然存在易燃等問題,但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,與磷酸鐵鋰電池同等成本下降,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保障。 日韓企業在這一技術方面具有優勢,他們生產的功率電池也以三元鋰電池為主,中國企業圣陽蓄電池正在迅速趕上。
圣陽蓄電池隨著三元鋰電池生產能力的快速增長,新的功率電池技術引起了功率電池企業的廣泛關注。 那是固體鋰電池技術。 與上述兩種電池技術的不同之處在于,固體鋰電池的最大特點是使用固體電解質材料,徹底解決了迄今鋰電池中采用的隔板、液態電解質帶來的安全問題,能力密度比三元鋰電池約高兩倍,因此受到動力電池行業的關注。
在固體電池技術方面,歐洲企業開發多年,與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的技術水平相當。 憑借汽車企業在世界汽車市場所具有的強大競爭力、銷售量和固體動力電池技術優勢,歐洲動力電池企業很可能獲得后來者的地位,中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必須小心。
相比之下,后來優秀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固體動力電池技術方面相當落后。 目前,我國在固體動力電池技術研發方面主要是科研院所,離實現產業化還有一段距離,在能源密度、循環壽命、固體電解質材料研發等方面落后于歐洲和日韓企業。